1919年,内蒙古归绥县(现呼和浩特市),商人沈文炳花了20万银元成立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内蒙古最古老的发电厂。
这家电厂拥有100千瓦发电机,图纸和机器设备均来自日本。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不得已停办。直到商号大盛魁接手后,才得以起死回生。
1929年,归绥电灯更名绥远塞北第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发电,这也成了后来呼和浩特发电厂的前身。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呼和浩特发电厂历经波折,经历了买办商人、民间资本、日伪控制、国民党接收、新中国收购、国有经营控股等各种时期,其单机容量也从最初的100千瓦不断升级,最终达到了数十万千瓦的规模。
这一过程中,几易厂址,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它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如今我们看到的呼和浩特发电厂,其实是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在关停1960年一1998年所建的6台总装机为17.4万千瓦机组的基础上形成的。
根据电厂内部资料记载,“其中丰泰公司为两台2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投运;科林公司为两台35万千瓦机组,于2011年1月投产发电。”
它历经了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这家百年发电厂,不仅可以看到如今焕然一新的模样,还能在老厂区继续感受几十年前那段辉煌岁月。
老厂区的正门“呼和浩特发电厂”的鎏金大字,充满年代色彩的红砖厂房,都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厚重。
职工礼堂“团结奉献 严细争先”的标语,曾经激励着当年的电力人,也在鞭策着我们!
如果你有机会进入到厂房内,你还能见到八十年代的控制室和尚未搬离的监控设备。
那些仪表盘、电气柜,仍然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告诉后生,自己曾经也辉煌过,甚至在说,如果需要,我还行
如果你有幸能深入厂内,与同行交流,会听到很多父辈甚至祖父辈在电厂奋斗的故事。
他们曾经也是翩翩少年,如今通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回忆那段过去,心中想必也是心潮澎湃!
从安静的老厂区来到机器轰鸣的新机组厂房,一种历史的穿越感油然而生。
而在集控室看到崭新的DCS系统,看到如今同样风度翩翩的电力人,历史的荣耀与传承,就此闭环!
后记:照片是一位电厂同行深夜提供,拿到照片后我就想立马记录这一段历史。通过搜集一些资料,还有同行提供的信息,大体了解了呼和浩特发电厂的那段峥嵘岁月。作为一名电力人,之前看到过很多老旧电厂的照片,每次内心都能泛起波澜。这家电厂的老厂已经关停二十年了,设备一直没有拆除,恰好可以让后生感受当年,珍惜当下!
同行说,这里可能要拆了,发来的表情包意味着有多么的不舍。
这样一段历史,如果随着拆迁被埋没,仅存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对热爱这份工作并为此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多少有些残酷!
如果有时间,我希望能够去全国各地的电厂走走,去见见那些电力前辈,听听他们的故事。用镜头和文字,把电力人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再一次讲述出来,想必也是一件非常庆幸的事,至少我不会留下遗憾。
关于遗憾,辛弃疾说,“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或许,人会负了时光,时光也会负了人。但这段百年电力史,我们用青春热爱的这份事业,波澜壮阔,不留遗憾!
电厂,永不消逝
2024年3月28日 凌晨 于上海!
来源:猫不捉老鼠 奔跑的电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