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运行维护使用说明书
普通用户 0 福建省厦门市
发布:2024-02-07 (20:57:51) 编辑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运行维护使用说明书

 

  


1、 范围

本说明规定了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维护过程。

本说明适用于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维护。

2、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工作原理:正压浓相气力输灰是根据固气两相流的气力输送原理,利用压缩空气的静压和/或动压高浓度、高效率的输送物料。物灰在仓泵内必须得到充分流化,而且是边流化边输送。整个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气源部分、输送部分、管路部分、灰库部分和控制部分。按系统大小可单仓泵运行,也能多个仓泵组成系统运行。每输送一组仓泵干灰即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分五个阶段:

2.1 进料阶段:进料阀、平衡阀开启,一次气阀、三次气阀和出料阀关闭,仓泵上部与灰斗连接,除尘器捕集的干灰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入仓泵内,当仓泵内料位计发出料满信号或系统进料设定时间到时,进料阀、平衡阀关闭,进料阶段结束。

2.2 加压流化阶段:进料阶段完成后,系统自动打开一次气阀,经过处理的压缩空气经过流量调节阀进入仓泵底部,穿过流化盘后对仓泵内物料进行流化,同时仓泵内压力升高,当压力高至设定值或进气流化时间到时,系统进入输送阶段,加压流化阶段结束。

2.3 输送阶段:一次气阀继续开启,同时出料阀、三次气阀打开,此时仓泵一边继续进气,一边气灰混合物通过出料阀进入输灰管,物料始终处于边流化边输送的状态,当仓泵内物料输送完后,输灰管路压力下降,仓泵内压力降低,当输灰管道压力降至设定值(压力下限)时,输送阶段结束,进入吹扫阶段。

2.4 吹扫阶段:吹扫输灰管道,设定时间到后,吹扫结束,关闭一次气阀、三次气阀、出料阀,进入等待阶段。

2.5 等待阶段:该阶段全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等待设定时间到后,打开进料阀和平衡阀,进入进料阶段。至此,系统完成一个输送循环,自动进入下一个输送循环。

3、 停炉后系统启动

3.1 启动空压机、干燥机、过滤器、灰库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并检查运行是否正常。

3.2 打开气源手动检修阀和仓泵控制箱的进气阀。

3.3 仓泵就地控制箱转换开关打到自动位置,启动PLC控制器,其具体操作详见<控制系统使用说明>。此时,仓泵已经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3.4 检查所有气控阀门、电气、热控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系统空载运行一个循环,如一切正常,则启动操作结束。

3.5 打开仓泵上部的手动检修闸阀,输灰系统负载运行。

4、 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4、1 运行检查维护

在日常运行期间,要对输送情况进行监测。除了观察CRT 输送画面外,还要定时到现场巡查。

4.1.1 每班巡查灰库布袋除尘器工作是否正常。

4.1.2 每班巡查管道是否正常。

4.1.3 每班巡查各气动阀的动作状况。

4.1.4 每班巡查仓泵短节的温度看同一电场的温度是否一致。如果同一电场的短节温度差异较大,就有可能存在各个灰斗落灰不均匀或某个灰斗落灰较差的现象。需要调整烟道、静电除尘器的负荷分配、调整灰斗气化风的气量或对落灰时间、循环间隔时间做相应调整,使落灰正常,保证运行处于良性循环。

4.1.5 设备在进料—输送—吹扫的过程中,泵内物料的落入和送出的状态,可以通过轻轻敲击泵的声音辨别。特别是在输送刚刚开始、没有在满泵输送的情况下,要进行此项工作,以便了解在调试时或重新启动时输送的基本状态。

4.1.6 监控灰库、灰斗料位计工作是否正常。

4.1.7 监控压力开关工作是否正常。

4.1.8 监控各气动阀的动作信号状况。

4.1.9 监控各运行参数变化情况,分析和找出原因。

4.1.10 运行时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大问题。

4.2 定期检查维护

正压气力输送系统工作在高磨蚀性的粉料和高压力的恶劣工况下,设备零部件磨损较大,故应定期及时地对关键零部件和易损件进行检查、修复和更换的维护工作,要求运行检查人员做好检查维护、维护更换和故障处理的记录。

4.2.1 仓泵本体的维护: 定期(一个大修周期)检查仓泵本体结构是否完好,在仓泵在检查过程中,应先拆下流化装置和进料阀,检查仓泵内壁和流化装置是否存在严重磨损。一般出料管端部磨损较为严重。如管端局部磨损,可能导致附近仓泵内壁磨损。如磨损严重,则应采取补焊措施甚至更换仓泵本体。检查是否存在流化装置缝隙严重积灰及磨损穿孔等现象。如流化装置严重积灰,会造成边漏,影响流化效果,此时应用压缩空气吹扫流化板。如流化板磨损穿孔,则应更换。对下引式仓泵在检查过程中,应先拆下流化锥和进料阀,检查仓泵内壁和流化锥是否存在严重磨损。一般仓泵内壁磨损较小,如出现局部较严重磨损,则应注意附近部件是否出现问题,如磨损严重,则应采取补焊措施甚至更换仓泵本体。检查是否存在流化锥磨损穿孔现象,如流化锥磨损穿孔,则应更换。

4.2.2 进料阀的维护: 详见部件故障及处理。

4.2.3 孔板或流量调节阀的维护: 定期检查仓泵加压到设定压力的时间是否与设定时间相符,如不相符,应检查孔板孔径或流量调节阀开度是否变化并作相应调节,使之接近。

4.2.4 进气管路的维护: 不定期检查进气管路,注意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并加以消除。检查气动进气阀动作是否正常,关闭时密封是否可靠,检查气源三联件上压力表是否在0.45~0.5MPa之间(采用圆顶阀的设定在0.65MPa以上),检查气源三联件上油杯是否缺油,清理过滤器内的滤筒或更换。

4.2.5 止回阀的维护:定期检查止回阀,检查止回阀动作是否正常。注意是否存在气管倒灰现象,并加以消除。

4.2.6 定期清洗电磁阀内各零件及集控阀上的消声器,保持阀体内各孔道畅通、消声器排气通畅(消声器排气不畅会造成集控阀内产生背压,导致集控阀所控制的气动阀无动作或动作异常),检查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

4.2.7 所有压力表每年按规定期限校验。注意,检查隔膜式压力表、隔膜式压力开关时,不能随意拧动压力表或压力开关,拆卸时必须拆隔膜下法兰,否则可能导致压力表或压力开关与隔膜组件连接处漏油。

4.2.8 保持控制柜、箱内电气元件和线路板的清洁。

4.2.9 气化风机的维护:经常或定期倾听风机有无不正常的声响,发现有内部碰撞或摩擦现象,应立即停车并检查是否轴承或齿轮磨损或齿轮变位所致,查明原因后清除之。风机在运行中经常检查以下各项:排出压力、风量、齿轮油、轴承黄油、电机电流、电压、噪声、振动、温度、皮带、皮带轮偏正等。

4.2.10 库底卸料器的维护:库底卸料器的丝杆要注意防尘并经常加油,螺旋闸门有漏灰现象时,应调紧压盖螺栓以压紧填料密封,如运行时间过长后石墨填料出现磨损减少时,可松开压盖螺栓,拉开压盖增添或更换填料再压紧直至运行时不漏灰。

4.2.11 干灰散装机的维护:定期检查限位开关的触点是否被扬尘积满而不动作;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定期检查传动机构工作运行情况;定期向各润滑点加油;定期检查下料管,清除积灰。

4.2.12 电动给料机的维护:电动给料机两轴承处应每班加黄油一次,摆线针轮减速机应定期加油,两齿轮间定期加润滑油;给料机长期运行后如出现轴端漏灰时,可压紧填料压盖,石墨填料出现磨损减少时应增添或更换填料。

4.2.13 加湿搅拌机的维护:加湿搅拌机长期运行后如出现轴端漏灰时,可压紧填料压盖,石墨填料出现磨损减少时应增添或更换填料。加湿搅拌机本体内各润滑点定期加油,经常检查喷水装置,保证喷嘴畅通。运行结束后及时冲洗干净,以确保下次正常运行。

4.3 部件故障及处理

处理前确保相关检修手动插板门闭关,输送泵运行结束并关断或隔离系统。

4.3.2 双闸板式进料阀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关闭进料、出料、平衡阀,打开进气阀,仓泵压力升高缓慢,切断进气阀,仓泵压力逐渐下降,则可能为进料阀损坏。处理方法:拆下进料阀,检查密封座及阀板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则需更换。

故障现象及处理2:进料阀无法正常开闭,气缸无法拉动抽杆,或抽杆拉动不到位。处理方法:增加气源三联件上调节阀的压力,若仍无法启闭,则拆下进料阀阀腔堵头,用压缩空气清除阀腔内的积灰。

故障现象及处理3:进料阀抽杆端部压盖处漏气漏灰。处理方法:增加密封填料或更换密封圈。

4.3.3 圆顶式进料阀的故障处理:

定期给圆顶阀轴承座加注润滑油油脂,保证转动平稳可靠;密封压力要保证,密封压力信号反馈要准确。圆顶阀主要易损件是密封圈,密封圈的更换和检查方法:

拆除顶板/接头的螺栓,吊出由顶板/接头、密封圈、嵌入环和接头箍圈等组成的密封组件。

记下接头箍圈下的垫片的数量和厚度。使用0.4mm、0.8mm和1.5mm厚度的垫片,得到要求的密封间隙(密封圈和圆顶之间)。

从嵌入环上拆下密封圈,检查磨损和损坏的情况。必要时马上更换。

用手转动圆顶,检查轴承状况。如果轴承卡住或需要更换,则拆开处理或更换。

重新组装阀门时,确保顶板/接头下侧没有磨损腐蚀。所有表面应清洁,保证密封性能。

将垫片装入阀体,装接头箍圈和嵌入环/密封圈。

顶板/接头就位,注意不要压住密封圈,拧紧螺栓。

用塞尺检查圆顶(处于关位置时)和密封圈之间的间隙是否正确。

4.3.4 出料阀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关闭进料、出料、平衡阀,打开进气阀,仓泵压力升高缓慢,切断进气阀,仓泵压力逐渐下降,则可能为出料阀损坏。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1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及处理2:出料阀无法正常开闭,气缸无法拉动抽杆,或抽杆拉动不到位。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2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及处理3:出料阀抽杆端部压盖处漏气漏灰。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3处理方法。

4.3.5 平衡阀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关闭进料、出料、平衡阀,打开进气阀,仓泵压力升高缓慢,切断进气阀,仓泵压力逐渐下降,则可能为平衡阀损坏。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1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及处理2:平衡阀无法正常开闭,气缸无法拉动抽杆,或抽杆拉动不到位。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2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及处理3:平衡阀抽杆端部压盖处漏气漏灰。处理方法:同双闸阀式进料阀故障3处理方法。

4.3.6 进气阀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进气阀无法正常开启,导致仓泵内无法升压。处理方法:检查气源三联件上调压阀压力,适当升高调压阀压力至0.5MPa,如仍无法打开进气阀,则拆开检修或更换。

故障现象及处理2:进气阀无法关闭或关闭后漏气,仓泵压力持续升高。处理方法:一般为焊渣等卡住,拆下进气阀检修或更换。

4.3.7 止回阀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系统出现严重倒灰现象,止回阀不起单向作用。处理方法:对所有气管、气阀门进行清理,更换已坏掉集控阀,然后更换止回阀。

故障现象及处理2:气源工作正常,进气阀正常开启,仓泵内无法升压或升压速度太慢。处理方法:拆下止回阀检修或更换。

4.3.8 流化锥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流化锥磨损穿孔。处理方法:补焊或更换流化锥。

4.3.9 隔膜式压力表、压力开关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仓泵进气时,压力表指针、压力开关不动或动作异常。处理方法:拆下隔膜式压力表、压力开关,检查隔膜是否破损、变形或漏油,如发现漏油、变形或隔膜破损,则应更换。

故障现象及处理2:压力表指针、压力开关动作正常,但无输出。此时可能导致输送时间长、假欠压报警和假堵管报警。处理方法:检查压力表、压力开关接线端子是否松脱,接线是否正确,如仍无输出,则需更换压力表、压力开关。

4.3.10 料位计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料位计无输出。处理方法:检查料位计接线端子是否松脱,如无接线问题,请与制造厂联系更换。

故障现象及处理2:料未装或未到位即输出料满。处理方法:拆下检查探头是否粘灰或调整灵敏度,不见效即与制造厂联系更换。

4.3.11 电磁阀、继电器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控制系统运行正常,电磁阀或继电器无动作导致气动阀无动作或动作异常。处理方法:更换继电器,如仍有故障,拆下电磁阀,拆开电磁头,检查是否发热,拆开电磁阀芯,清洗并加注润滑油(润滑油标号参见电磁阀说明书或气源三联件说明书),重新装配。如仍存在故障则予以更换。

4.3.12 气化风机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风机漏油。处理方法:机油可能过多或汽缸密封圈可能损坏,如机油过多须停转风机调整油位到油标中心;如汽缸密封圈损坏则需更换。

故障现象及处理2:风机过热。处理方法:可能排气压力过大,吸入消声器受阻,如排气压力过大须调整压力至正常;如吸入消声器受阻须清理消声器至正常。

故障现象及处理3:电机通电风机不转。处理方法:如用手能搬动皮带轮则应检查电机及电源部分并清除之;如用手不能搬动皮带轮则应检查风机内腔转子是否太脏或有异物并清理至干净;如仍存在故障则与制造厂联系更换。

4.3.13 电加热器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及处理1:电源指示灯不亮,数字温度调节仪无指示。处理方法:检查空气开关是否合上,控制回路熔断器是否完好,电源是否缺相;检查该编号回路的熔断器和电热元件,得到确认后更换;如电热元件指示为一组不亮,则是该相回路故障,先查该相电源、熔断器,再查可控硅及线路,更换损坏件,修复线路。

故障现象及处理2:电热元件工作指示正常,电流表指示三相不平衡。处理方法:如可控硅只有半周期导通,则检查可控硅电压调整器;如可控硅触发相位失调,调整可控硅电压调整器。如仍存在故障则与制造厂联系更换。

4.4 系统故障及处理

4.4.1 欠压报警及处理:

故障现象:按欠压报警源形式不同,分为①气源压力降至下限出现欠压报警;②仓泵加压流化阶段,仓泵内压力升高时间大大超过设定允许最大加压流化时间,出现欠压报警。

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如下:

压力开关接触不良或接线端子松脱。处理方法:检查压力开关接线端子和触点接触是否良好并加以处理。

气源压力不足,空压机供气不足。处理方法:检查气源供气是否正常,空压机投运情况是否正常,检查冷干机制冷露点是否低于0℃,造成内部结冰并阻塞流道。检查过滤器滤芯是否堵塞。检查贮气罐内是否积水太多,并相应处理,请参考空压机、冷干机及过滤器随机说明书。

进气管路一次气进气阀未打开或流量调节阀开度太小,阻力太大。处理方法:检查进气管路上进气阀是否打开,如未打开则应检修或更换,检查节流阀开度,并作相应调整。

进、出料、平衡阀漏气比较严重。处理方法:检查进、出料、平衡阀是否漏气,并作相应处理。

程序出现混乱,同时进气的仓泵数量超出限制。处理方法:重新调整程序。

欠压报警后,如发现为压力开关故障,则可手动复位或强制输送。

4.4.2 堵管报警及处理:

故障现象:控制室程序控制器及现场控制箱发出堵管报警。仓泵压力升高至堵管设定压力(0.4-0.5MPa),进气阀关闭,在同一输灰管道的仓泵处于停止状态。

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如下:

压力开关故障,造成假堵管报警。处理方法参考前节所述,手动复位解除报警即可。

出料阀卡死而无法打开,造成假堵管报警,增加控制压力,手动打开进气阀和出料阀,并进入输送状态。待仓泵压力下降到输送压力下限时,延时10-30秒后手动关闭进气阀,再关闭出料阀,然后检修出料阀。完成后手动复位解除报警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气源压力与流量不足,可能导致堵管,处理方法参考前节所述。

运行过程中阀门开闭动作异常,如进气阀异常关闭,出料阀无法打开或异常关闭,此时应检查调整程序及检修相应部件。

进气阻力太大,调整流量调节阀开度。

进、出料、平衡阀漏气,处理方法参考前节所述。

管道内有块状异物导致堵管。需清理管道,排除异物。

冷干机故障,压缩空气露点升高,水份进入输送管导致堵管。此时应检修冷干机,参见冷干机有关说明。

因锅炉煤种变化或燃烧不完全,飞灰物理性质变化或电除尘器故障后灰斗积满大量沉降灰,导致飞灰颗粒粗大,造成无法正常输送,此时应调整仓泵各运行参数,提高输送流速,降低输送浓度,调整方法为:提高三次气流量减小一次气流量。

堵管报警后,如判断非假堵管,则应先清堵,再行以上检查处理过程。清堵方法:采用吹吸式清堵。仓泵进气,打开出料阀,待仓泵压力升高并稳定后,关闭进气阀,打开消堵管上的消堵阀(或打开平衡阀),释放管内压缩空气及部分飞灰至电除尘器灰斗或烟道。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吹通管道。管道吹通后,应打开进气阀、出料阀,清除仓泵及管道内残存灰,然后再行检修仓泵。注意此时如急需投运同一输灰管上的其余仓泵。则可按程控器或现场控制箱上的复位按钮,此时其余仓泵可投入运行,但注意本仓泵出料阀在其余仓泵运行时不能随意打开检修。

4.4.3 灰库料位报警:如果控制系统与灰库极限料位连锁,则当灰库灰满至极限料位计位置时,系统报警并禁止仓泵输送(但正处于输送状态的仓泵将在结束输送状态后再停)。此时应及时给灰库卸灰,灰库卸灰后,系统自动解除报警,并自动投入正常运行。

 

 

 

 

 

 

 

 

 

 

 

 

 

 

 

 

 

 

 


免责申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使用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对于网站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问题,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凡以任何方式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包含文字信息、图片、字体、产品等),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资料上传与下载请到PC端:wen.wzim.com.cn
相关帖子
关闭
账号登录